案例分享
【濕疹】院長 彭意雯醫師
►病症:濕疹
►見證人:曾小姐
►主治醫師:院長 彭意雯醫師
某天突然發現脖子上有一個紅色的區塊,而且居然會癢,就找了本來幫我調理經期的彭醫師,在彭醫師的細心查看後,開了很苦很苦的藥粉搭配了很中醫的藥膏,沒想到2週的中藥+藥膏….居然脖子上的癢癢不見了,連原本髮際線存在很久的濕疹也好了!
謝謝可愛的彭彭醫師,雖然中藥真的很苦,但真的讓我意外原來中藥也可以很快有效果,大推彭彭醫師
醫師治療分享
頸部後側發圓形紅色點狀濕疹多日, 皮膚紅赤乾燥脫屑微,搔癢甚,遇熱搔癢加重。
患者近日工作壓力大,易怒, 睡眠少,且月經量少 左關脈沉明顯 浮細數
平素喜涼飲 天氣燥熱 化為濕熱
診斷為 素體肝血不足 肝鬱氣滯化熱,化火 血虛化燥生風 發於皮膚
給予 辛涼解表 祛風止癢 養血息風藥物 佐以些微利濕藥
方予 消風散 銀翹散 柴胡清肝湯 變方加減
酌加 牡丹皮 生地 何首烏 白芍 涼血養血
蒺藜子 牛蒡子 祛風止癢
治療兩周後 癢疹已大致痊癒
惟台灣地處濕熱,近日大暑節氣剛過,氣候乾燥,皮膚搔癢症狀多發,建議飲食多清淡,勿食烤炸辣,花生,芝麻,芋頭,芒果等易化燥及引發皮膚過敏的食物。
養陰潤燥之品可多服用,例如:木耳,秋葵,川七,人蔘菜,過貓,龍鬚菜等富含黏液質的蔬菜,滋潤養陰潤肺,肺主皮毛,可增加皮膚的免疫力。
現代都市上班族壓力大,容易化熱化火,且睡眠不足或晚睡習慣,多有陰血不足的體質,容易化燥生風,建議睡眠時間拉長,提早就寢,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化燥傷陰加重身體的負擔。
以上為真人體驗分享,案例依個人體質及需求而異,不保證預期達成效果,請配合醫師指示進行療程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