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醫療
【低頭族的共同疾病—頸椎症候群】雲品醫師群
低頭族的共同疾病—頸椎症候群
【雲品醫師群】
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低頭族”儼然已成為全球的趨勢。
28歲導遊,小曾,每逢歲末旅遊業務大增,常常使用智慧型手機來聯絡業務,一天到晚低頭使用手機,最近有時突然覺得脖子有僵硬感、肩背沉重或有觸電感、稍微轉動脖子則比較舒服,手有時麻木無力,偶有暈眩感等症狀。去醫院檢查診斷曾先生得了『頸椎病』。
據調查顯示的比例數據大約是25%,也就是説,每四位頸椎病患者中,就有一位年輕人。
其實這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有直接關係,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方便性和使用電腦的普及性大增,長時間低頭的工作關係,造成了頸部肌肉勞損;特別是低頭族,往往不注意頸部活動,而“埋頭苦幹”時間一長,頸椎功能就會提早衰退,繼而導致頸椎病。
頸椎正常的生理弧度是向前彎,但因低頭族工作時間過長並長期保持單一姿勢,不僅造成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也使頸部肌肉、韌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容易受牽拉而勞損,導致頸椎脫位、突出,甚則頸椎長出骨刺,而產生頸椎病。其臨床常表現為頸、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區疼痛,臂、手麻木,腳肌肉萎縮無力,嚴重有眩暈感、呼吸困難等症狀。
中醫對頸椎病的辨證治療,主要根據患者的具體臨床表現而進行治療,其分型如下:

一、氣滯血瘀型:
頭頸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處,按之不舒,面色無華,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多細澀和弦澀。藥用:當歸,川芎,丹參,黃耆,黨參,紅花,葛根。
二、痰濕阻滯型:
頭項強痛,肩臂酸脹不適,肢體沉重,伴有頭重腦脹,胸脘滿悶,少食多寐,苔白膩,脈沉滑。藥用:茯苓,厚朴,陳皮,桔梗,蒼朮,薑半夏,白芥子。
三、肝腎不足型:
肩頸不舒,頭腦脹痛,眩暈耳鳴,不可轉側,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軟,舌質紅絳、少苔或無苔,脈弦細。藥用:熟地,山藥,山茱萸,桑椹子,菟絲子,芍藥,當歸,炙甘草。
針灸效果會明顯改善症狀,配合中藥一起治療更能鞏固療效。針灸治療多以頸部穴位為主:頸三針、風池穴、頸夾脊穴、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故療效較爲顯著。
如何在日常生活做好頸椎的保健呢?
1.調整不良姿勢和習慣: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書、使用電腦或操作手機,應盡量保持頸椎之正常角度,避免過度勞損頸部之肌肉群而造成經椎間盤突出或頸椎滑脫。
2.多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頸部受寒。
3.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雲品醫師群】
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低頭族”儼然已成為全球的趨勢。
28歲導遊,小曾,每逢歲末旅遊業務大增,常常使用智慧型手機來聯絡業務,一天到晚低頭使用手機,最近有時突然覺得脖子有僵硬感、肩背沉重或有觸電感、稍微轉動脖子則比較舒服,手有時麻木無力,偶有暈眩感等症狀。去醫院檢查診斷曾先生得了『頸椎病』。
據調查顯示的比例數據大約是25%,也就是説,每四位頸椎病患者中,就有一位年輕人。
其實這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有直接關係,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方便性和使用電腦的普及性大增,長時間低頭的工作關係,造成了頸部肌肉勞損;特別是低頭族,往往不注意頸部活動,而“埋頭苦幹”時間一長,頸椎功能就會提早衰退,繼而導致頸椎病。
頸椎正常的生理弧度是向前彎,但因低頭族工作時間過長並長期保持單一姿勢,不僅造成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也使頸部肌肉、韌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容易受牽拉而勞損,導致頸椎脫位、突出,甚則頸椎長出骨刺,而產生頸椎病。其臨床常表現為頸、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區疼痛,臂、手麻木,腳肌肉萎縮無力,嚴重有眩暈感、呼吸困難等症狀。
中醫對頸椎病的辨證治療,主要根據患者的具體臨床表現而進行治療,其分型如下:

一、氣滯血瘀型:
頭頸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處,按之不舒,面色無華,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多細澀和弦澀。藥用:當歸,川芎,丹參,黃耆,黨參,紅花,葛根。
二、痰濕阻滯型:
頭項強痛,肩臂酸脹不適,肢體沉重,伴有頭重腦脹,胸脘滿悶,少食多寐,苔白膩,脈沉滑。藥用:茯苓,厚朴,陳皮,桔梗,蒼朮,薑半夏,白芥子。
三、肝腎不足型:
肩頸不舒,頭腦脹痛,眩暈耳鳴,不可轉側,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軟,舌質紅絳、少苔或無苔,脈弦細。藥用:熟地,山藥,山茱萸,桑椹子,菟絲子,芍藥,當歸,炙甘草。
針灸效果會明顯改善症狀,配合中藥一起治療更能鞏固療效。針灸治療多以頸部穴位為主:頸三針、風池穴、頸夾脊穴、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故療效較爲顯著。
如何在日常生活做好頸椎的保健呢?
1.調整不良姿勢和習慣: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書、使用電腦或操作手機,應盡量保持頸椎之正常角度,避免過度勞損頸部之肌肉群而造成經椎間盤突出或頸椎滑脫。
2.多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頸部受寒。
3.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