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醫療
【中醫轉骨】雲品醫師群
中醫轉骨
【陳立芸醫師】
臨床上我們常常遇到很多焦急的父母問「醫師我的小孩好像比同年齡的小孩長得還要慢怎麼辦?」或是「他已經快升國中了怎麼還是長不高的樣子呀?」,其實身材的發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遺傳、營養、運動、生活作息及壓力,每個小孩也都有獨一無二的發育曲線,其實只要生長曲線有再逐步的上升就不需要太擔心。女生在八歲、男生在九歲的時候會進入青春期,在進入青春期之前,平均一年長高5-6公分是正常的生長速率。在進入青春期之後,會逐漸出現第二性徵,女孩子的第二性徵發育順序口訣是「大、毛、高、血」,也就是女生乳房漸漸發育變大、開始長陰毛及腋毛再來身高會抽高最後月經來潮,而男生的第二性徵的變化是「大、黑、大、毛、高」睪丸先漸漸變大、外陰部轉黑、陰莖逐漸發育變大、陰毛漸長最後才是抽高。女生的生長高峰大概落在10-12歲,男生的生長高峰在12-14歲,所以同年齡的女生會比男生來得提早抽高。
那中醫是怎麼看小兒發育的呢?中醫認為生長發育的先天之本和腎有關,小朋友的稚陰未長、腎陰不足,無以制陽,導致腎的陰陽不平衡,會造成性發育的提前。而現在小孩面臨的學業環境競爭壓力,常會導致肝失疏泄,鬱而化熱影響生長效率。再加上現在的飲食習慣,越來越多小朋友從小就吃外食影響了脾胃的功能造成濕熱內蘊影響了生長與發育。
所以中醫在小兒轉骨這方面一般從肝脾腎入手,處理核心的陰陽不平衡,調整脾胃的功能,使營養的代謝吸收更加有效率,兼顧調整小朋友的情緒,由內而外的讓小朋友的生長前能更能發揮。另外在著眼生長發育的同時,透過體質的調理,小朋友營養消化不良,或是過敏性鼻炎以及異位性皮膚炎都能得到改善。
除了用藥調整肝脾腎以外,建議搭配針灸一起調理,若是比較怕痛的小朋友,也可以搭配雷射針灸,一般我們會使用腎經的湧泉及然谷穴、脾經的太白陰臨泉以及肝經的太衝,在肝脾腎三個經絡中選穴做搭配。
除了以上搭配的治療之外,建議小朋友注意作息時間儘量在十點上床睡覺;多做運動,跳繩、跑步以及游泳等都是很好的選擇;飲食方面要避免零食、油炸。中醫調理及調整營養、運動與生活作息,多方面的調整使小朋友的發育能夠更加順利。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